欧洲杯足彩官网-星空体育网站入口官网手机版 > > 正文

赌王在国外花33万拍下的土疙瘩,云南人看了震惊:这都是喂猪的!|菌菇|黑松露|鱼子酱-欧洲杯足彩官网

分享至

赌王何鸿燊还在世的时候,十几年前曾以破纪录的价格,在拍卖会上标下过两块重约二斤六两的“木疙瘩”。

两块颜色看起来,像是夹着土褐色树根的玩意儿,拍卖的价格达到了惊人的33万美元。是的你没看错,不是三块三,也不是人民币,而是美金。


究竟是怎样的木头疙瘩,竟然能值这么多钱?在中国人眼里,这玩意儿就是埋在地下的“木疙瘩”。而在西方人看来,它却是无上美味珍馐,与西方另外两大珍馐鹅肝、鱼子酱是并列的。

但这在吃菌大省云南,以前可真是“狗都不吃”,从山上刨出来就是喂猪的,别称“猪拱菌”。

一块死去的真菌

要说食用菌菇,中国人说第二没人敢说是第一。可偏偏对于松露,国人千百年来似乎并没有正眼瞧过它。史书上记载过各种菌菇,可查遍历代史料,唯独没有松露的记载,连“松露”这个名字都没有。


倒也不是咱们没这玩意儿,想那云贵川一带的人,每年要吃掉多少菌菇,谁还没有见过松露呢。只不过在很长的时间里,咱们这边不叫它松露。

好听一点叫无娘果或者土茯苓,俗一点的名字,可就是马粪包和猪拱菌了。其实从它的几个名字中就能大概猜出来,这玩意儿似乎是埋在地下的,味道嘛估计也好不到哪里去。


还真就猜对了,作为一种一年生的真菌,它还就长在地底。浅一点的挖个四五公分就能发现它,深一点的甚至能埋在三四十公分深的地下。

至于它为什么这么生长,凡是有这东西的地方,地上或是长了松树,或是长了橡树、栎树。现代生物学则发现,松露的菌丝,跟这些树根上的菌丝是共生关系。而且除了前面这几种树之外,榉树、杨树、桦树等树木的周围地底,也会生长这玩意儿。


注意是共生关系,也就是说它是独立于这些树的物种,不是这些树根部的衍生物。在欧亚大陆包括北美,以及南半球,都能从土里刨出松露,也就是说它并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。

中国人吃菌菇类植物,从来都是采摘,歌曲里唱的也是采蘑菇的小姑娘,而不是挖蘑菇的小姑娘。这也就是说,我们爱吃的,是长在地上露出地表的菌菇类植物。


而那些长在地底的菌菇类,不易找到不说,关键是它的口感和气味,也不符合中国人吃菌菇的习惯。毕竟长在地表的,才代表着活和鲜,埋在地下的那是死物。

虽说是不能当食材,但拿它泡酒或者是喂猪也不错。为何偏偏是喂猪,而不是喂牛或者喂羊,这里头是有原因的等会儿再说。


正因为端不上台面,所以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,松露原本在国内没有大名。至于松露这个名字,那是现代中国人生造出来的一个词。

有人曾考证说,松露这个词,是在现代大量翻译西方文学作品的时候,按照中文的意境给造出来的。为何要另造一个新词,是因为中国人发现,西方人不但把这东西端上了餐桌,而且还是只有上流阶层才能享受的珍馐美味。


这样一来,叫它什么名字就有点难办了。法语中的“truffe”,正确的翻译叫块菌。可这个名字要是放到一些文学作品中,听起来总是怪怪的。

可如果用汉语中原有的叫法,就更不好听了。总不能说成是“伯爵大人坐在金碧辉煌的餐厅里,旁边的仆人端上来一盘意大利面,上面撒着猪拱菌”吧。


正因为在不同文化背景和语境下有差异,所以译者们才想出了松露这个名字来。为什么不叫杨露或者其他什么露,这就不可考证了。或许译者们清楚,这东西会生长在松树的周围地下,所以才这么叫。

又或许从汉语的意境去看,松茸、松蘑、松耳等类似的菌菇类植物,都代表了美味和珍奇,那么也给这东西按上一个“松”的名头,它的身份不也就契合了在西方饮食文化中的高大上了嘛。


但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,在我们的饮食文化中松露始终没什么地位。哪怕是在西方,这东西也并非人见人爱。

勾引母猪的气味

吃过松露的人,都忘不了它那独特的气味。但是形容起来却是褒贬不一,有说它像麝香的味道,有说是大蒜的味道,还有的人用硫磺和恶臭来形容那股味道。


现代研究发现,松露发出的独特气味是雄烯酮分子,化学的名字理解起来困难,不过这种东西公猪身上会散发出来,而且是专门在发情的时候,才发出的一种特有激素。

这下就能明白,中国人为何拿松露喂猪,或者是叫它猪拱菌了吧。正是因为它独特的气味,对猪有一定的吸引作用,尤其是对母猪有效。


因此说千百年来,中国人可能注意到,散养的猪在野外的树下,专门拱出这东西来吃。而在西方,每年收获松露的季节,也是靠着母猪上阵,由猪循着气味,将深埋地底的松露挖出来。

不过有意思的是,有的人能闻到这股特殊的气味,有的人却闻不到。因为在有些人的感觉中,松露的味道像檀香,像香草,甚至还带有一股尿骚气。这或许跟每个人的嗅觉遗传差异有关。


而从松露自身来看,它发出气味是微生物作用的结果。就像人的汗液,本身没有味道,但通过皮肤表层的细菌,汗液就有了臭味。当然,有些男性闻到某个女性的汗液,也有可能带有香味,这同样是由于嗅觉差异导致的。

松露的表面和内部都寄生有大量的微生物,它那独特的味道,就是其中一类细菌制造出来的。而且品种不同的松露,在不同的生长阶段,它散发出来的气味也是多种多样的。有人闻到过肉香,有人闻起来却像发霉的味道,还有人甚至闻到过奶油的味道。


有研究人员也发现,超过八成的松露品种,都会散发出类似硫磺的味道,这是因为松露自身就会散发二甲基硫化物分子。

而其他各种各样的气味,则是寄生的细菌制造的。比如α变形菌和β变形菌,两种细菌都寄生在松露上。


这样一来就不难发现,有些人之所以觉得松露好吃好闻,恰好是闻到了它散发出来的独特气味。相反,厌恶松露的人,或许正好赶上寄生在松露身上的某种细菌微生物,制造出了难闻的味道。

在西方人的餐桌上,法国的黑松露和意大利的白松露之所以能成为极品,根本原因应该也是跟其独特的气味有关。

厨房的钻石

气味有渗透力,能够透过层层的纸张,甚至能够穿透塑胶袋,只要闻上一次,就能让人记忆深刻,那浓烈的味道就像是臭豆腐一样。


(不耐高温的松露,通常只以调味品的姿态现身)

这是有人对松露味道的形容,而那种诱人的烤猪肉的香气,甚或是能够催起情欲的味道,更是让不少西方人对其着迷。还在19世纪,美食家布里亚·萨瓦兰,就将松露称之为厨房的钻石。

形容倒是非常贴切,因为不管是好闻还是难闻,松露的味道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。也正是这股味道,让西方人对松露的爱是如此的一波三折。

古希腊时期,人们想过用各种方式去解释松露。因为在生长过程中,周围其他植物有枯萎甚至看起来像是被烧焦,因此有人就认为这是雷电击打下的产物。


除此之外,古代的欧洲人早已发现松露独特气味似乎能催生情欲,于是也将其跟房事和爱情联系在了一起。

等到古罗马分崩离析,宗教逐渐成为欧洲的正统,神职人员对于松露却是大加挞伐。他们认为这东西的气味能勾起情欲,生长过程中又会引起其他植物死亡,而且模样也十分的丑陋。


所以至少从5世纪开始,欧洲各地的宗教法庭就正式下令,不能食用松露,如果发现必须烧毁。

这样的禁令贯穿了整个中世纪,直到文艺复兴时期,在法国和意大利的一些地区,人们在制作食物的时候,会把松露当成调味品。至此,松露又渐渐回到了西方的餐桌上。


与古罗马以及古希腊时期所不同的是,松露第二次被食用,主要是被用作调味品。时任教皇西斯科特四世甚至表示,寻找松露的母猪,人们应该给它戴上口罩,不然就把松露吃光了。

这种态度的转变,加快了松露在西方世界的流行。最迟到了17世纪,巴黎的上流阶层,已然把松露当成了最珍贵的食材之一。

上流社会的追捧,催生了对于松露的采挖,甚至还出现了一个新型的职业——松露猎人。由于松露深埋地下难以寻找,松露猎人经过长年累月的经验积累,逐渐摸索出了各自的挖掘松露的地域。


对于哪里会生长松露,猎人秘而不宣,只是在自己老去作古后,再传授给下一代。当然,在找寻的过程中,自然少不了母猪或者狗的参与,两者灵敏的鼻子,都能帮助猎人满载而归。

至于上流阶层和贵族们,则把松露的各种气味,都当成是独一无二的存在。以松露调味的食品,也陡然增加了身价和情趣。


到了近现代,西方人依旧相信他们的松露是独一无二的。可当欧洲人发现远东,尤其是我国西南地区的松露之后,他们的自尊或者说是自信受到了挑战。

时至今日,法国人都不愿意将产自我国西南地区的松露称为松露,而更愿意称呼其为印度块菌,因为在印度和缅甸北部地区,也出产这种东西。


(法国洛特省,母猪在搜寻松露)

除此之外,欧洲人还相信,亚洲的松露在气味和口感上,是不能和他们的黑松露或者白松露相媲美的。

可实际上,各地的松露其实没有任何区别,哪怕是不同地区松露品种,它们基因的相似度也都达到了96%以上。

或许,西方人只是不想承认,他们引以为傲的珍馐调味品,在东方居然只是给猪吃的。


结语:松露价值如何

时至今日,欧洲的松露可以卖到每公斤三四千欧元,而所谓的印度块菌,市场价格每公斤只有1000人民币上下。谁来说去,还是因为不同地区的松露,被附加了文化和历史的内涵。

至于松露本身真正的价值,现代研究发现,它的体内富含有蛋白质和18种氨基酸。除此之外,人体所需的某些微量元素,松露体内也有。这些东西,应该说才是松露真正的价值。


松露怎么个吃法,欧洲人是把它当成调味品,直接洒在食物上增加味道的层次感。再者,由于这东西不耐高温,所以也没办法整块烹饪食用。

总的来看,不管创造了什么样的食用方法,松露本质上还是调味和增味用的辅助食材。


而且,挖掘出来的松露,它的储藏时限很短,通常只有两三天,那种独特的气味就消散了。也正因为如此,于食用上来看,它就更显得珍贵了。

参考资料:
《是什么造就了松露的神话?》 北京青年报 2020年10月10日
《松露的味道为什么那么特别?》 bbc 2015年12月17日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notice: the content above (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)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,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.

相关推荐
热点推荐
人情皆文史
2023-11-08 05:33:03
议史纪
2023-12-10 12:50:03
弄月公子
2023-12-12 07:55:36
击鼓传花
2023-12-12 09:24:07
李博世财经
2023-12-11 17:32:57
我娱乐有约
2023-12-12 11:25:28
喜西说历史
2023-12-11 13:50:04
娱慧
2023-12-10 10:40:55
靠谱电影君
2023-12-11 11:23:09
懂情感的小吖头
2023-12-02 22:19:24
历史八卦社
2023-12-11 07:15:03
鱼真香综艺
2023-12-10 01:42:50
史观世界
2023-12-11 13:49:34
微书财商
2023-12-10 01:33:35
叮咚七点半
2023-12-06 17:03:28

正部级色虎睡遍女演员

我是娱有理
2023-11-28 19:41:28
健身兵团
2023-12-11 04:44:56
财联社
2023-12-11 15:27:13
创作者_izou
2023-12-12 07:40:34
阿浪的篮球故事
2023-12-11 16:02:56
2023-12-12 13:12:49
剑齿猫de动物志
喜欢动物喜欢分享
428文章数 1关注度
往期回顾 全部

态度原创

他俩的暗恋故事,现在全网都在等结局?

苹果让vision pro用户在苹果专卖店自提,背后原因:“非通用性”

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