欧洲杯足彩官网-星空体育网站入口官网手机版 > > 正文

87年肖劲光看电视时突然愤怒,质问刘华清:谁说中国不准备建航母|萧劲光|航空母舰|日本侵略者-欧洲杯足彩官网

分享至

2012年9月25日,一艘巨大的航空母舰在我国大连下水。这艘命运多舛的航母,终于在诞生二十四年后,正式服役。

这位大龄“新兵”,吸引力国内外众多媒体的关注,因为它是有着一个特殊的身份,那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第一艘航母“辽宁”舰。



和“辽宁”舰经历一样坎坷的,是我国的航空母舰研发过程。

1928年,还是国民党军官的陈绍宽提出建造航母,但没有实现。

往后的几十年,不仅是他,还有很多人有着建航母的想法,无一例外都没有付诸实践。

很多人十分不看好此事,认为我国不需要航母,同时也没有条件建造,“航母”就只是一个梦而已。

面对不看好的嘘声和重重困难,仍然有人不信命,坚决主张建航母,萧劲光就是其中之一。



1987年3月下旬,已两鬓斑白的他听见新闻报道——中国不准备修建航母,罕见地发了火,连忙打电话给了刘华清。

他为什么如此在意航母,又为什么要打电话给刘华清?中国航母事业到底经历了什么?

永远的海军司令

1980年1月,由于军队改革,萧劲光被免去了海军司令员职位,离开了他热爱并深耕了三十年的岗位。

遥想1950年,他忽然接到上任通知的时候,心中还有些许茫然。

他一直在陆军部队作战,对大海完全陌生,还是个旱鸭子,真的能够做好这份工作吗?一时间,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压在了他的肩膀上。

谁也没想到,几十年之后,大海成了他的第二“故乡”,是他魂牵梦萦的理想之地。



退休后,萧劲光仍然关注和研究着海军事业和海上边防。

祖国的每一处军港、码头、岛屿,一切和海军相关的地方,他都去过。

站在大海边,看着一艘艘我国自己建造的船只、军舰,他不由得回忆起三十年前的事情。

1950年3月,山东威海的海港边,海风裹挟着海洋的的味道扑面而来。

萧劲光红着脸,站在小渔船上,一言不发 ,脑子里都是刚刚渔民老乡的话:

“海军司令还跟我们借船啊?”



作为海军司令,他带着客人苏联顾问考察威海,却拿不出任何正经可用的军方船只,只能向附近的渔民借船,这是何等的尴尬和悲哀。

这件事成了他的执念,之后的几十年里时不时就会提起,包括他身边的朋友、同事,亲人,就连前来采访的记者,都听过此事。

中国必须要能独立生产海军装备,而且还要有自己的科研体系,这是他的海军建设核心观念之一。

只有拥有了可以自我武装的能力,中国海军才能强大起来。



1840年,英国人用坚船利炮强行打开了清朝的国门,这些先进的武器装备,将沉浸在天朝上国幻梦中的国民们打醒。

此时清政府才发现,时代已经改变,还不等他们补救,战火就将整个中国大地吞噬。

出生于1903年的萧劲光,经历了并参与了整个中国重生的过程。



从被列强争夺的晚清时期,到抗日战争时期,再到十年内战时期,他亲眼目睹了现代军火是如何收割人性命的。

从军后,他更加切身地体会到了,战争的残酷,以及研发现代国防装备的重要性。

在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的近现代,海洋逐渐成为了重要军事资源,同时也成为现代战争主要的战场。

毛主席亲自将第一任海军司令的责任交到自己手中,萧劲光既惶恐又干劲十足。



他一上任就开始深入我国海防边境,亲自实地考察,研究目前的海军情况,不仅缺少技术和装备,还缺少相关的人才。

当时,生疏的海军新兵们,面对为数不多的炮艇等装备总是束手无策。有莽撞的年轻人,还会错误操作,从而引发事故。

每次看见这样的场景,萧劲光就一阵心痛,一方面心疼装备损坏。另一方面,他也心疼因此手上的战士。

看着大家着急迷茫的样子,他十分焦急,清楚他们需要得到良好的教育,接受相关的培训。

“治军先治校”,是萧劲光在调查研究后得出的结论。



中国海军要想发展起来,最重要的是需要有高素质的士兵,和掌握专业知识的研发人才。

他将与海军相关的技术兵种详细划分,建立了诸如海军航空学校、海军鱼雷快艇学校,以及海军炮兵学校等专业军事院校,将学校作为孵化基地,为我国海军事业输送人才。

这些基础问题有了解决的方法,就要考虑长远的发展问题。

1955年1月18日,我军对战国民党军队的一江山岛战役打响。

当天,天气晴朗,阳光明媚,大陆的海陆空三军更显威严。

这场战斗从白天打到黑夜,夜色掩盖了战场的一片狼藉。

解放军第一次海陆空联合作战,大获成功,波澜壮阔的大海又归于平静。



这场战斗,标志着解放军已经进入了立体化的现代战争模式。而现代海军军事装备中最具有代表性、最前沿的,便是航空母舰。

在岗位上的三十年,萧劲光将我国海军训练整备得井井有条。

战士们面对那些先进的海军武器,从手忙脚乱变成了娴熟老练,1988年还赢得了震惊海外的南沙海战的胜利。

我国海军已经能够独立地保卫国家,守护边防。

但航母成了他晚年最大的牵挂,一直到去世都没有忘记,永远是那个为国家操心的海军司令。



漫长征途

2002年2月20日,中国南海海域遥远的海平线上,出现了一个庞然大物,正缓缓地向着内陆的方向驶来。

待它靠近,才看见这是一艘航空母舰,身上锈迹斑斑,充满了岁月的痕迹,无情的海水摧残了曾经威风凛凛的它。

这艘叫瓦良格号的航母,是被苏联放弃的产物,从1988年下水后,在冰冷的海水中泡了十一年,才在1999年被我国买下,重新有了归属。



可是美国的背后操纵,和土耳其的故意刁难之下,我国耗费大量资金,等待了数年,甚至牺牲了一名希腊水手,它才终于在来到我国的海湾,在2012年,正式改头换面,服役于我国海军部队。

瓦良格经历了千难万险,才重获新生,就像我国的航母建造过程一样,是一个漫长的征途。

1987年,见新闻报道称“中国不准备建航母”,萧劲光坐不住了,当即打电话给刘华清,带着怒意质问:

“这是谁说的!”



第二天,刘华清亲自敲响了他的家门。

刘华清在他退休后,接任了海军司令员的职位。

对于这个继任者,萧劲光内心十分满意,不只是刘华清的才华和品行出众。最重要的是,对方是一个坚定的“航母派”,和他一样积极主张中国必须拥有航母。

所以看见新闻后,萧劲光才会如此愤怒,难道刘华清改变了自己的立场和想法吗?如果连他也放弃,那新中国的航母事业恐怕会陷入无期限的停滞。

好在此次家中的会谈,刘华清解释清楚了其中的误会,叫萧劲光放了心。



新旧两代海军司令员面对面坐下,讲述了此前2月27日的军委会议上,军委将海军发展排到了各部队的末尾一事。

刘华清说到这里语气稍微急促起来,表示自己本来打算去向总参汇报,发展航母事业的想法时,有相关领导先一步对外表态不建造航母了,听到这个消息他也很着急。

确认了刘华清还是和自己一样坚决,萧劲光心里松了一口气,两人开始讨论起航母事业的可行性和必要性。



两个志同道合的人,整整聊了一下午,言语中全是对祖国未来海军事业的考虑和畅想,两位七八十岁的老将,仿佛找回了年轻时候的热血和干劲。

刘华清离开后,萧劲光陷入了沉思,对方曾是离航母建造事业最近的人。

1970年,刘华清被安排负责研制航空母舰的项目,从此航母成了他整个后半生的全部主题。



航母意味着什么,所有军队的人都清楚,刘华清接受任务后勤勤恳恳地投入到项目中去,把如雪花般的资料收集整合。

认真仔细地研究后,他的计划方案改了一份又一份,废寝忘食,呕心沥血。

但项目前期工作准备还没到一年,就被叫停了,刘华清产生了巨大的失落,关注这这个事情的萧劲光同样如此。

在二人的心中,都坚定地要重启这个计划。

1980年5月24日,刘华清终于踏上了一艘航母的舰体。

然而它不是我国的,而是美国的“小鹰号”航母。

参观全程,他好奇又激动,“中国一定要拥有自己的航母”,从那之后,这样的想法更加强烈。



虽然研发项目停止了,但他和萧劲光的努力没有停下。

1985年,萧劲光还写了一封分析透彻,感情真挚的信件给中央,强调建造航母的重要性,刘华清也时不时在军部提起这些事情。

和前辈谈话后,刘华清顺势开启了航母论证研究计划,开始为航母建造事业打地基。

一直到,瓦良格号与我国结下缘分,航母才从一个梦影,凝实成一个可以触摸到的未来。

众望所归

1987年8月,全国的军迷们收到了新一期的《当代海军》杂志,其中有一篇文章,引起了广泛的讨论,杂志社因此收到了很多读者的来信。

那个信息传播缓慢的年代,能够引起这么大的轰动,足以证明该文章的重要性。

而此文的作者,正是萧劲光。



和刘华清的谈话,让他激动的内心久久不能平复。

同时又想到了全国肯定还有很多人,和他一样通过电视,听说了国家不准备建造航母的错误消息,觉得自己有必要去纠正和强调一些事情。

于是,已经八十四岁的萧劲光,拿起笔,郑重地写下来这篇《建设现代化的强大海军》。

文章中,他详细分析了该建立什么样的海军部队,又深入剖析了为什么要发展现代化军事装备,建造属于我国自己的航母。

多才多艺的他,即便年事已高,其笔力仍不减当年,分析之透彻,感情之真诚,逻辑之严谨,打动了广大读者。

不仅仅是军迷,全国上下从老年人到小孩,都开始关注和了解航母。



渐渐地,更多的人拥有了同萧劲光和刘华清一样的航母梦,想看见中国航母在大海上守卫边防的威武样子。

建造航母,成了众望所归的事情,甚至还有小朋友将自己的零花钱寄到了杂志社。

看着祖国的下一代,如此关心国家的军事发展,萧劲光等人感觉到了深深的欣慰之情。

其实不止是萧劲光、刘华清和民众们期待着航母的诞生,中央也一直有着建造航母的打算。



1949年4月23日,江苏的一个偏远小镇,白马庙乡的一座二层小楼中,正举办着一场重要的会议。

周围炮火轰隆,而中央军委代表还是镇定地命令华东军区组建海军,于是在战火当中,中国人民海军正式诞生。

从海军成立的第一天,中央不只是把它当作一个可有可无的功能性兵种,只到起和国民党斗争、保护近海作用。

毛主席在为海军的题词中提出,一定要建立一个能保卫海防,尽可能防御帝国主义侵略的海军,可见党中央对此抱有极大的期望。

周总理同样公开表示过,看不见航空母舰不甘心。



可自从解放后长期以来中国的社会环境、经济发展情况,以及技术水平,无法支撑这个项目顺利进行。

面对各方的申请,作为决策层,他们只能给出客观的回复:

“现在还不是时候。”

和所有人一样,中央在等着时机成熟的那一天。

所以1999年,我国果断接手了瓦良格号,并且不惜一切代价,也要将它运回国。

它不仅仅是一艘破旧的半成品航母,还是中国航母梦的胚胎和摇篮。



时光飞逝,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期盼中,我国终于在2012年拥有了航母,到如今又有两艘自主研发的航母服役,总共三艘航母,一起保卫着祖国。

而当初为了航母事业费劲心思的萧劲光和刘华清,也怀着美好的愿景,永远的沉睡了,没能看到这一天。

除了为海军事业奔走几十年,而且萧劲光离世前嘱咐身边人,将自己的骨灰洒在他最眷恋的大海中,以此来长久地见证我国海军如何发展壮大。他的举动,令人动容。

航母不仅承载了现代化装备,更承载了老一辈人的期望和心血,还有当今人民的幸福生活。

随着祖国的日益强大,越来越多的“中国梦”,在党的领导下,一定能成真!
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

notice: the content above (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)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,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.

文章数 关注度
往期回顾
网站地图